现代的姬路城
现代的姬路城是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后,
由池田輝政开始扩建,并于1609年完成。
构成天守(主塔)的8个建筑物被指定为国宝,
它是自江户时代以前就存在的12个天守之一。
此外,还有74个包括橹塔、门、围墙等在内的建筑物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它在1993年成为了日本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ジピティー先生
菱之门
有各种各样的装饰。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门。
它不仅仅是豪华,也有其功能性。
门上有一个孔,这被称为“石落”。
平时是关闭的,但在紧急情况下,
可以从这里用石头和火枪击退敌人。
石垣
算木垒
这是一种交替使用石头的短边和长边来建造石垣的方法。
这在许多石垣中都有应用。
然而,姬路城的石垣很特殊,
通常应该在角落里的算木垒却在石垣的中部。
这意味着这里以前是角落,
后来石垣被加建了。
埋门
石垣的一部分有一个门。
这个门称为“埋门”,它是嵌入石垣中的。
在紧急情况下,
可以用石头将这个地方填满,
以防止敌人侵入。
转用石
仔细观察石垣,你会发现一些原本应该用在寺庙等地方的石头被用于石垣。
这被称为“转用石”,是通过使用原本在宗教场所的石头为石垣祈求“城堡不被攻击”或“不发生火灾”。
可能有些人看了大河剧,会注意到在剧中有描述织田信长在建造二条城时使用地藏菩萨像,明智光秀感到震惊的场面。
但实际上,在当时的文化中,这种转用石是很普遍的,明智光秀也使用了很多地藏菩萨像来建造城堡。
刻印石
石垣和楼梯上有一些标记。
这些被称为“刻印石”,是工匠为了展示他们制作了这些而刻上的标记。
狭間
狭間是指为了藏匿起来用火枪等攻击敌人而在墙上开设的孔洞。
姬路城的这个部分与普通城堡不同,它有一个盖子。
在不使用时,盖上它以防止从外部受到攻击。
镜石
门前有一块大石头。
这被称为“镜石”。
通过在门前放置一块大石头,
可以展示这个城堡的主人有多么强大,
能够搬运如此巨大的石头。
ぬの門櫓 りの二渡櫓 塔楼
这有一个可以一扫两个方向敌人的结构。
这两个塔楼呈L形。
因此,从西侧和北侧攻来的敌人可以在这里被一扫而空。
在战争时,用火绳枪战斗。
在下雨的时候,敌人的火绳枪就不能使用了。
但在姬路城,可以从城内使用火绳枪,因此即使在雨天也能保持相同的防御力。
天守
姬路城最具象征性的部分被称为“天守”
天守是自日本战国时代以来在城堡中建造的象征性建筑物的名称。
姬路城的天守由地上6层和地下1层的大天守,
以及西小天守、乾小天守、东小天守组成,
它们通过过路楼(渡り櫓)连接在一起,
这在现存的天守中是最大的。
白鹭城
提到姬路城就会想到其白色的灰泥墙
这个美丽的白色形象使人联想到白鹭展翅的样子,
因此被称为“白鹭城”。
这种白色灰泥墙不仅外观美观,
还具有优良的防火和耐火性能,
是为了防备火枪等炮击而准备的。